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城市 > 正文

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1个相关介绍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些人提到安徽代表就说是黄山,为什么还有呼声是用徽州代替黄山的?

有些人提到安徽代表就说是黄山,为什么还有呼声是用徽州代替黄山的?

网上谈论“黄山市”改名“徽州市”已经很长时间了,其中包括一大批知名学者,支持改名“徽州市”者大都以徽州文化为背景,认为“黄山市”忽略了徽州文化,或提现不了徽州文化,或徽文化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黄山文化”掩盖了“徽州文化”。

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徽州地区的辖区现不赘述,现在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徽文化被文化大革命,及“破四旧”弄的残壁断垣,现徽州区的“灵山”是典型代表,那时说徽文化,没有几个人知道,除非是历史学家,而黄山不同,几乎全国各地家喻户晓,歌曲《我的中国心》中,就已经把“黄山”的牌子先打出去了,此为最好的广告!有个说法,至90年初,出去务工人员说是安徽人,或许不得待见,而说是黄山人,对方会舒起敬。那时的徽州盆地交通不便,唯有一条国道312,没有沿海优势,正因为如此,为了带动经济谋发展,以旅游为主线导,带动其他经济。所以“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是在其特定的历史及发展背景下改名,是上层经过论证及深思熟虑下,才做的决定,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是,先有徽文化(古徽州),而后成立黄山话市,但没有黄山这个金字招牌,旅游的人次数就不可能充分体现,没有黄山,旅游线路也不会四通八达,徽文化能不能得到拓展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了黄山市,才有了“徽文化”,徽文化在黄山的根基上绽放光芒。

认为黄山市掩盖了“徽文化”,其实大可不必担忧,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骨子里先天就有,并且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相信不会缺失,不是改个名字就抹杀了“徽文化,”。但有种独特的“徽文化”随着交通便利,城镇化建设,会逐渐消失,那就是“三里一个村,村村不同音”方言了,她不是因为“黄山市”而烟消云散的,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窃以为,改不改名,大可不必担忧,不说改名所需的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现在全国各地都适应了,再改过来,又得大动干戈!难不成,为了“徽文化”,又改成所谓的“徽州市”,还得做个“徽州府”衙不成,所有的公务员都在“府衙”上班。接受现实,要务实,要实在。2019年,黄山市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先更正一下:不是要以徽州代替黄山,而是要恢复徽州地区(市)。黄山,是原徽州地区歙县境内的一座名山,明朝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宏祖)曾几上黄山考察旅行,对黄山风景赞美有加。后人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但不论黄山多么出名,她必竟仅是一座山而已。而徽州,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她的人文名胜古迹历史则更为悠久、更加深广,内涵更为丰富,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具特点的徽州文化,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契约文书,徽州祠堂文化,徽派建筑,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徽剧(京剧的前身),徽墨,歙砚,沁心堂纸,徽商,徽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在清朝设立安徽省时,省名"安徽"二字,就是取安庆府与徽州府二府首字组成的。所有这些,豈是一座"黄山"能替代的了?!所以,恢复"徽州"之名的呼声定会持续下去!!!

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像黄山市这样的旅游城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