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旅游城市避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旅游城市避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需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林立起来,一方面体现了城市文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雷击灾害埋下了隐患。众所周知,当雷雨天气来临时,高大的物体总是更容易引雷。大酒店、商务写字楼、高层小区,都是可能发生雷击的首要对象。尽管这些建筑物顶面的避雷针、避雷带以及建筑本身的柱内主筋能够将绝大部分的雷电流泄放入地,但对于“神秘”的雷击电磁脉冲却防不胜防。很多开发商、建筑商为了压缩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仅仅针对直击雷***取了防护措施,而面对雷击电磁脉冲却束手无策。这不仅是对雷电灾害缺乏科学的认识,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漠视和伤害。一个完整的防雷系统应由直击雷防护措施和感应雷防护措施两部分紧密地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3.0.1 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3.0.2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 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 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 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3.0.3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 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注:飞机场不含停放飞机的露天场所和跑道。
3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 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 制造、使用或贮存火***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 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7 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10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3.0.4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旅游城市避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旅游城市避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13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