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甘肃几月份去旅游最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甘肃几月份去旅游最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甘肃旅游最佳季节:5月-10月是甘肃旅游的最佳时间。因为甘肃省跨纬度很大,所以南北气候有明显差别。兰州以北地区夏天炎热,冬季严寒,日夜温差大,干燥少雨。甘南地区以天然草场为重要旅游***,而夏季是草木生长最丰茂的时节,所以每年的夏季是游甘南的最佳时间。
敦煌旅游最佳季节:5月-10月最佳。敦煌处内陆,受高山阻隔,干燥少雨,昼夜温差极大。景区一年四季都开放。5月-10月是敦煌旅游旺季,建议避开黄金周和公共***期。这个时间段内有八庙会、滑沙节、丝绸之路节等大型活动举行,可欣赏当地民族风情。夏天最高气温达38度,要做好防晒措施,携带防晒衣帽,小心干热风的侵害。11月-次年4月气温较低,且春季和冬季多沙尘,不适合旅游。淡季游敦煌时,所有景点(阳关博物馆除外)门票价格减半,景点内***项目还可砍价,但购物比较困难,地摊几乎绝迹,较大的门店也都闭门谢客。(敦煌门票需要提前一个月买,如果门票没有买上,也可以买应急票,不过只能看四个窟)
嘉峪关旅游最佳季节:5月-10月。嘉峪关属干旱气候,年温差较大,5月到10月间气候相对温和,适合出行。7月中旬,将举办嘉峪关国际滑翔节,届时会有精彩的演出和赛事。10月,是攀登七一冰川的好时节,带上墨镜、涂好防晒霜、踏上登山鞋,好好体验一番征服冰川的乐趣。
甘肃的整体特点可以归为两条:一是地理位置特殊,连接东西,纵贯南北,地区差异较大;二是与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等衔接,是多民族混合聚居地区。到甘肃游玩的旅客在选择季节时也主要以这两个特点为参考的依据。
1.时令因素:
根据时令节气来看,甘肃的最佳旅游时节很长,包括5-10月的近半年时间。在西北当然与温和的南部和气候宜人的东中部不同,受气候和温度的影响很大。甘肃省地区,以兰州为中心,兰州以北地区袭击炎热,冬季严寒,日夜温差大,干燥少雨。甘南地区以天然草场为重要旅游***,而夏季是草木生长最丰茂的时节,所以每年的夏季是游甘南的最佳时间,然而这里天气多变,常有风雨骤至的时候。到这些地区旅游除必备太阳镜、帽子等防晒品外,最好再带件厚实的外套,以抵御早晚的寒气。
2.节庆活动:
拉卜楞寺***会及浪山节是甘肃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在甘南地区十分的盛行。拉卜楞寺每年举办七次规模较大的宗教***,其中以正月毛兰姆***和七月说***最为著名。毛兰姆***内容丰富,场面壮观,有寺僧考试、辩经、诵经、晒大佛、法舞、藏戏表演、祈祷活动等,其中尤以正月十三的“晒大佛”最引人注目;七月说***主要内容有辩经、“乐拉劝”***和法舞表演。当月正值甘南藏族僧众的浪山节,当地各族群众,欢聚一堂,民俗风情十分浓郁。
每年8月18—28日定期举办的兰交会、每年4月份的桃花会、春节社火活动等,都很值得一看。
嘉峪关文物景区,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知名度很高,有不少人来这里游玩。这里地势险峻,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600米以上,建筑雄伟,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滑翔基地等。
七彩丹霞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这里的景色很美。该丹霞地貌面积大,色彩多,有红色、***、白色、绿蓝色,在阳光照耀下,就像披上了一层轻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很是唯美。再加上与周围的事物交相辉映,宛如一幅风景名画,可以拍出很好看的照片。每年来这里游玩的人很多,感受不一样的地貌风景。
吐鲁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一处以奇山秀水为主的自然景观旅游区。景区内有山有水,林木众多,主要分为前吐鲁沟森林风景区、小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三岔旅游村和吐鲁沟草原游乐区等景区,大大小小景点有47个。这里还有珍稀濒临植物和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环境好,有“神话般的绿色山谷”之称,是欣赏自然景观不错的选择。
莫高窟是来甘肃必打卡的一个景点,它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又被称之为“千佛洞”,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经过这么多年的修建打造,如今的莫高窟里面有着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有着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景区里面的藏经洞、九层楼、飞天壁画等景点比较出名。
甘肃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这里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可以领略到江南小家碧玉的美景,也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万丈豪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几月份去旅游最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肃几月份去旅游最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4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