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挝的旅游景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挝的旅游景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关西瀑布
推荐理由:多层宽广的大瀑布,将老挝的炎热一扫而清
2、布施仪式
推荐理由:虔诚的信徒沿街跪坐在草席上,僧侣身披橙袍列队接受食物,场面十分震撼
3、香通寺
推荐理由:马赛克铺就的“生命之树”侧墙震撼,寺中建筑可圈可点
4、普西山
推荐理由:琅勃拉邦老城至高点,可以欣赏全城景色,日出日落观赏点
5、万象凯旋门
推荐理由:纪念老挝人民解放独立而建,结合西式建筑及东南亚宗教色彩的新式门型建筑
6、佛像公园
推荐理由:融合佛教、印度教及哲学的新型寺庙,奇妙的建筑
7、塔銮寺
推荐理由:老挝最重要的国家纪念碑,佛教和老挝***国家共有的标志
8、皇宫博物馆
推荐理由:王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世界遗产级别的建筑及文物收藏于此
9、万荣
推荐理由:老挝著名休闲旅游胜地,老挝“小桂林”
10、洋人街
在老挝印象最深刻的是布施,布施,本是佛教用语,普通人看就是将金钱、实物分享给他人,在老挝,布施不仅仅是传统和传承,也是信奉佛教的基本觉悟,在老挝,布施是1400年历史的传统文化。
一大早上,我们来到一个寺庙,导游给我们发好了用作布施的食物,有饼干、干果等零食,大概6点半左右,僧侣们陆续出来了,我看他们把衣服穿好,枯***的衣服,要先穿上一层,然后外面还要包一层,只***出右肩,我远远看过去,发现穿完衣服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所有的僧侣都***鞋子,赤脚走在地上,年龄大小不一,大的有30左右,小的也就七八岁。
老挝也是全民信佛,男孩子很小的时候都会送到寺庙里,长大了以后可以还俗,上学就业,娶妻生子。
我们拿着食物排着队,僧侣也排队,依次走过,他们每个人都拿点食物,然后排队走到大街上,大街上还有给布施的人们。
在老挝这就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景象。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去过老挝三次,不仅仅是游览老挝的万象、廊勃拉邦等城市,而且还有一次花近一个月时间,从老挝磨憨入关,对老挝稍微大一点的省城走透透,万荣、万象、廊勃拉帮等等大小城市十多个逐一进行了游览。留下深刻印象主要有如下几点:
等一,老挝的经济在东南亚各国中比较,相对是比较落后的。2017年5月,我和朋友去老挝旅游,历时近一个月,从首都万象到各省城市,几乎看不到什么几百上千人的工厂,仅仅在万荣看到了一家稻谷加工和水泥制品加工厂。印象最深刻的是老挝的大部分吃穿用的日用品都靠从中国云南等地进口,我们游览每个城市都有中国人建的大型日用品批发商贸城,20多万中国人在各地经商。首都万象还专门建设了一座“中国城”,上百家日用品商品通过这里走向全国。在经商大军中,以湖南邵阳邵东等地人居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我们每到一个城市都能找到湖南老乡开的旅馆,饭店。许多老乡从在老挝出售塑料制品摆地摊起步,经过三十多年发展,逐步走向出售摩托车、汽车等大型贸易了。他们在那里成立了湖南商会,湖南省还派过一位副***专程去鼓励和支持他们在老挝的发展。
第二,老挝百姓对佛教的信奉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老挝,几乎***信佛教,遍地是僧侣。如果许多山地农民仍然一贫如洗,住着陈旧的茅草房(见图6),那么,老挝所有的寺庙都修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就给人强烈的反差了。一个首都万象竟然几十座大小寺庙,走错了路都能碰见寺庙和僧侣。那些僧侣早晨化缘食品,过后上各商铺化缘现金(见图二)。每个寺庙都有从七八岁的小和尚到七八十岁的老和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他们以诵经. 、打坐、化缘,构成了僧侣的全部生活。
第三,老挝农民生活贫困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停留在我国五六十年代水平(图五)。2O17年5月,我们从磨憨坐大巴去万象,中途因车出故障,司机让旅客下车休息,因为天已经黑了,司机随便联系了路旁一家的老挝农民家休息。走进这户吊楼傣族人家,用一贫如洗形容也不为过。除了用铁丝横穿房子,上面挂满大小五颜六色的夏季服装外,什么都没有。一家大小7个人,都是席地(木板)而卧。厨房里就是一个铁架吊一口锅,一堆碗盆,连筷子都没有。听司机说都是用手抓饭菜。没有凳子,我们都也就席地而坐呆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又停了一次车,也走进了一家农户家,大同小异。
图片均为本人在老挝旅游时拍的。
以上就是我游览老挝的印象。
敬请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挝的旅游景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挝的旅游景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7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