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旅游美食古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旅游美食古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天和吃干上了。这事不赖我,“民以食为天”。
关于美食的古诗词很多,我喜欢其中的两首。
第一首: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写的是春江晚景:几枝桃花灿灿开放,鸭子们在春江中嬉戏,只有它们最先知道江水变暖了。蒌蒿满地,芦芽正短,此时,正是河豚肥美的时候。
这首诗写得很美,春光灿烂,生机盎然。里面提到的美食:河豚。
据说河豚味极美,每年都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品尝它的鲜美。因为它的内脏有剧毒。可有许多人不惧,可见河豚很好吃。
我喜欢的第二首关于美食的诗是范仲淹的: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写的很直白,读者一眼就能看懂。可是,直白中蕴藏着浓郁的味道。都知道鲈鱼的鲜美,谁又晓得打渔人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站在一叶小舟里在惊涛骇浪里穿梭,出没,才打到这好吃的鲈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渔者的深深同情。
诗反映生活,这两首诗都是生活的写照,里面寄托了诗人的真挚之情,所以我喜欢这两首诗。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唐・李颀《渔父歌》
饭抄云子白,瓜嚼水晶寒。/唐・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
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唐・杜甫《孟仓曹步趾领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人》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唐·李商隐《酬寄饧粥》
饭香贫始觉,睡味老偏知。/宋・陆游《用短》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据说这是苏东坡贬谪黄洲时写的一首诗,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幽默风趣。
在北宋时要四品以上的官才能吃牛羊肉,四品以下只能吃猪肉,(或许也可以吃鱼、鸡啥的)。苏东坡在黄州任副团练使,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副部长,从八品,远远不够吃牛羊肉的资质,只能吃猪肉。
苏东坡乐观开朗,贬谪之中也能自找乐趣,享用美食当然是一种乐趣了。他既能大雅,也能大俗,有一种亲民感。还写过一首巜猪肉颂》,通俗易懂,为世人传颂。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猪肉的做法,猪肉的地位,行情,价值。最后两句充分表迖了作者豁达的人格品质。
我是许家那个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吃穿住行,吃在排在第一位,所以人生有吃才得有沿续。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有了诗才会有意趣。所以当吃遇上了美食,既有生活,也有诗和远方。说到关于美食的诗,其实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苏轼的《惠州一绝》。
1,《惠州一绝》诗的内容及译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惠州一绝》诗的赏析:
我们知道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在宋朝岭南两广一带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大多数迁客逐臣到这里,都会有哀怨嗟叹之辞。但是恰恰相反的是,苏轼却不一样,他在岭南一带游玩赏景,时间长了竟有了热爱之情。这首诗就写于苏轼在岭南第三年,到惠州一带,他对这里极为常见的荔枝也产生了喜爱之情,甚至表示如果让自己每天都吃荔枝,他就愿意永远呆在这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3,喜欢的理由:
关于美食的古诗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写的鸡鸭鱼肉等我们常常吃到的东西,而这首诗不一样,它写的是荔枝这种水果。我们知道荔枝这种水果大多产在南方,新鲜的每年五月才开始上市,而且未经保存处理还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所以看到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就会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
结语:综上所述,其实喜欢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并不单单是因为由它可以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还是因为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值得去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为我们留下的这句千古名句,我非常非常喜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篇纪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苏轼是个很会生活的人,并且特喜欢吃,他可以说是走一路吃一路,他也写过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可是这篇非常独特,苏轼与同游者刘倩叔游山时以清茶野餐为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有种空山中两位似仙人的清茶野餐的空灵美。
美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范仲淹《江上渔者》
美酒: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行 / 客中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二首·其一》
与美食有关的诗词,首先想到苏轼的东坡肉,这个胖子特别馋,最爱吃肉。
来来来,苏老师亲自教你做红烧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学不会?没关系,下期免费再学。
苏轼是个地道的吃货,被贬黄州时,一见到竹笋,两眼放光: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哇哦,这河里鱼儿好鲜美,红烧,清蒸都不错,这漫山遍野的竹笋一定又脆又香。
笋子烧肉,苏轼最喜欢:“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苏胖子是吃嘛嘛香,就连初春时的荠菜粥,也能连喝三大碗。
“时绕麦苗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羮 ”。
说起吃,南宋陆游老师也是一个资深吃货。
咏叹佳肴的诗词,他写了上百首,而且食不厌精。
如“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
注意了注意了,这道菜可是吴地名菜啊。
隋炀帝曾誉之为“东南佳味”。
脍是薄薄的鱼片,雪白如玉,“丝莼” 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骨”是猪排,排骨用橙薤等香料拌和再烹制而成,哇哦,香气四溢。
蒸鸡和鱼鳖,也很好吃哦。
饭后来点水果吧,剥过橙子,小爪爪都很香。
“照水须眉见,搓橙🍊指爪香。”
杜甫嘛,比较清贫,口味清淡些,爱吃素,喜食鱼。
“青青竹笋迎船出,
白白红鱼入馔来。”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
好像在和朋友野餐,鲫鱼鲜美,芹菜清香。
不错不错。
“夜雨煎春韭,新炊间黄粱。”
冒着夜雨割来了新鲜的韭菜,刚煮熟的黄米饭喷喷香。
还有张志和的小清新: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绿水白鹭,桃花点点,鳜鱼肥美。
可惜我至今没吃过。
范仲淹也给清蒸鲈鱼打个广告——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打住打住,说了这么多,我都有点饿了。
美食,可以治愈一切的不开心。
请问,有人请我吃饭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旅游美食古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旅游美食古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7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