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春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春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春向南发展从市***南迁就看出来了,一个城市向哪发展这肯定是由***的政策决定的,***的这个政策肯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地理环境因素,发展潜力因素,空间结构因素等等。首先说地理环境,长春南部有山有水有森林,而长春北部这些都不具备,在新时代,我们要讲人居环境,这是长春南部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长春的主要河流为伊通河,流向由南向北,大多数人员喜欢选择到上游定居,导致长春发展一直向南,净月和新立城板块的宜居不是没有道理。另外,长春常年西南风,冬季西北风。上风口为西南方,所以高新区也主打宜居!河流,风向,导致长春人居环境喜欢向南发展!
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传统高新技术企业一般集中在高新区,互联网和金融业基本集中在南部新城和生态大街沿线,净月的话企业不多,还是以住宅为主。就是说每个区域都有着城市的规划。北湖目前也是主打高新技术企业,而且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光电子,信息技术等等。总结来看,南边的经济较为稳定,但是增速有限,北面基础偏弱,但是未来发展可期。
1.气候和居住方面,长春的主要河流为伊通河,流向由南向北,大多数人员喜欢选择到上游定居,长春常年西南风,冬季西北风。导致长春人居环境喜欢向南发展!
2.长春的交通配置,轨道交通,快速路,公交车,南向更多,从公里数到线路,南部几乎处于绝对领先状态。举个轨道交通的例子,从目前轨道交通配置看,火车站以北几乎只有1号线小部分和8号线,剩下的都集中在南部!
3.市府南迁,其实市府南迁的这个动作使长春南向发展更加明显,也间接加快了南部新城的建设。市府南迁后,省、市很多行政单位跟着南迁,南部区域的政务商务氛围更加浓厚。长春还有很多文化设施也跟进落位南城,如长春市规划馆,长春市美术馆,长春市博物馆等。
4.旅游景点配置,长春旅游集中地南部更加集中,以5A级景区为例,南部有三个,北部有一个。
从以上几点来看长春正在向南发展!
确定了2022年全面的发展目标。
2022年绿园区确保50个
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复工,
21个项目春季启动建设,
15个项目年内投产运营。
加快株洲中车等产业项目落位。
加强两大园区、34处重点地块、
25处优质楼宇宣传推介。
打造长株新能源电驱动、
阿里巴巴亲子***、
吴中国际科创中心、
东北亚新经济港等4大产业基地。
加快大众星耀活力城、
中海同心湖星级酒店、
红豆湖婚博公园等13个项目建设
实施高压线迁改工程,
启动1.7公里齐兴街绿带和
西客站周边5条街路绿化工程。
加快剩余87万平方米土地征收释放,
推动西客站西侧区域开发
和龙峰殡仪馆地块收储。
新建新二路等6条道路,
推进柴家北、西湖北一2个棚改项目建设,
加快文理新时代二次招商,
促进西安大路金融业加速集聚。
盘活景阳大路、皓月大路闲置楼宇***,
依托吴中国际、新城吾悦等平台载体,
引进10户左右总部企业落位。
聚焦春城大街购物、正阳街餐饮、
普阳街休闲***、万福街关东文化发展定位。
盘活43万平方米征而未用土地、
54户企业闲置厂房,
高效利用9.6万平方米孵化器。
推动皓月养殖板块搬迁。
力争交地200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长白西线东、
皓月大路北等18个棚改项目。
抓好效益类项目征收,
将12个地块纳入收储***,
力争100万平方米土地挂牌出让。
***取集中连片模式
推进新竹四组团等8个棚户区改造,
力争将新西三环路、
乙三街等13条道路纳入全市***,
推进4条小区配套路网建设。
改造9个老旧小区。
启动同心湖公园和
14处口袋公园建设,
绿化改造7条街路。
力争实现浙大教育附属绿园实验学校、
市实验中学西湖崇德学校落位开工,
加快东北师范大学绿园实验学校、
正阳小学延年校区建设。
新增中小学学位810个、
学前教育公办学位570个。
深化医联体协作和特色专科建设,
完成区医院西地块征收,
推进市妇产医院西部院区、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春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春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8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