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旅游城市改名好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为什么旅游城市改名好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滇池不是池,是湖。洱海不是海也是湖,泸沽湖是湖,说对了。云南位于西南边陲,以前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地,随着***不断移入,少数民族慢慢接受了汉文化,但一开始对汉文化还是一知半解,所以闹出了池海湖分不清,凭想像取地名的现象。
一个地方,怎样快速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如果你说是通过引进文化人才,营造文化氛围,举行文化活动,提升大家热爱文化的热情等方式来逐步实现。
不好意思,你落伍了! 最快的办法是改名字!
改名字!改名字!
又一位顶着光环的学者,来给大家献计献策了,鉴于轩辕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建议新郑改为轩辕区。
故事估计会这样发展,当地人一听不高兴了,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不直接升级为轩辕市?于是到底改还是不改,就成了一个问题。
以此类推,在我们地大物博,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很多地方的文化原来都被默默地掩盖了那么多年啊!
故事继续,西安市就叫长安市了,哇!***盛世重现江湖!天下四方,万国来贺吧!云南省应声而起,要改为南诏省,几千年的文化一下子就出来了。
***也不愿意了,总会被人不经意的误解,到底为什么总要东躲***?我们的文化也同样很悠久啊。我们要改名为吐蕃!
那个什么干沙漠的,沙漠本来就很单调枯燥,无人关注无人问。我们也要改名字,叫什么呢?楼兰沙漠!哎,耶!一个多么有文化的沙漠,一个多么有诗意的沙漠呀。
以前的一个科幻片中,讲人类可以把,几千年的知识存在一个芯片里,植入人的大脑中。人立马就能无所不能,聪明的一塌糊涂。
现在想来,还是改名字这样的方式更高效,科幻片是外国人拍的,哈哈!咱们的智商又一次实现了碾压。只是程序有些复杂,需要各位聪明人一一过目。当然这些异常复杂的程序,外国人也是搞不明白的!
若干年后,外星人来访,一定会佩服的五体投地,深深的迷失在我们高效创造出来的文化森林里!说不定,还会为我们点赞!
我对将新郑改名为轩辕的想法极为反对。
1、新郑是一个存在了2000多年的地名,翻开历史书,查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看看新郑是不是一直在这里,再看看开封,洛阳,北京,南京,有这几个名字吗?
对于长城,兵马俑要保护,对于京剧,剪纸要传承,那么对于获得千年古县称号的新郑就不要保护了吗?地名也是新郑的一个响亮的宣传口号,新郑黄帝故里,新郑机场和新郑大枣,改成轩辕名字可能会好听些,文人只考虑文学性,这是十分偏颇的行为。
2、网络上有新郑要划区,并更改为轩辕区的这样一个说法。说出来这句话的人一定不是本地人,他们不理解新郑这个名字对当地人有多重要。诚然,新郑有黄帝故里,但是新郑还有郑韩故城,红枣之乡,白居易和高拱的出生地这些称号。不会因为人文始祖而把地名给改了,新郑不是黄陵县。
3、轩辕这个名字在新郑一些地方已经有所体现,比如轩辕中学,轩辕路,轩辕湖。新郑也有很多地标直接使用了黄帝的雕像,比如人民路那个黄帝像转盘,炎黄广场上有炎帝和黄帝的半身雕像。这也是纪念人文始祖的方式。
综上所述,新郑这个名字是万万不能更改的。
欢迎来新郑玩。
古往今来,“轩辕诗”有很多,诗词男神郦波随手拉出一串“轩辕诗”。
李白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鲁迅《 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也写过“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郦波说,写这首诗时,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古代文人贬到那个地方没有活着回来的。所以苏东坡渡海的时候,他弟弟都觉得苏轼不能回来了。
可是苏轼是谁啊?他是北宋最著名的驴友,也是第一段子手。苏轼整诗翻译过来就是说,“我一生旅游、一生远行,所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就没有这么漂亮的经历。”
别人以为必死之地,苏轼却当做人生的风景,能乐观相对,苏轼也在诗里做了解释“我心里一个孔子,一个就是轩辕黄帝。因为有他们,人生就有支撑。”
“我们的信仰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本质是先贤崇拜。”郦波说,如果我们的族人不能像我们的先贤一样,在心中烙印上价值的力量,烙印上文明的传承,作为人生最根本的支撑,我们又向哪里去追寻星辰与大海呢?
鉴于轩辕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郦波也建议在合适的时候,“新郑更名轩辕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旅游城市改名好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旅游城市改名好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8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