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城市 > 正文

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变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4个相关介绍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疫情结束之后旅游行业该如何崛起呢?
  2. 疫情反复,旅游业遭受重创两年有余,旅游从业者的出路在何处?
  3. 疫情过后,您最想去什么地方旅游散心?旅游几天比较合适?
  4. 这次疫情过后,会对旅游业产生什么影响?

疫情结束之后旅***业该如何崛起呢?

是这样疫情结束后,我觉得旅游业还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恢复期,国内大概会在暑期迎来一次增长,第二次应该在国庆期间,而且经过这场疫情,我觉得旅游业会经历一次洗牌,一些小的旅行社估计会倒闭一大批,剩下的是那些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我觉得旅游业要崛起,我们要抓住这些老年人,因为平时的话只有他们有时间去旅游,一般年轻人平时都在上班,没时间不说,还得带孩子,而且还要还房贷车贷,而老年人不用,老年人不仅有存款还有退休金,所以他们才是主力,再有就是今年疫情很多学校都延期开学,这样就造成很多孩子的学习压力较重,平时报的很多兴趣班,补习班的课程都要延后,只能上学校里的课,那些补习班的课极有可能放到后面,这样一来孩子有可能放暑***的时候都在补课,而父母不可能不管孩子,自己出去旅游,所以今年的旅游主力军不可能是年轻人,还得紧抓老年人这个群体,只有老年人群体出游的时候才会第一时间选择跟团游,因为省心,省事,也方便!而一般年轻情侣有点条件的都会选择自由行或者自驾游,自己订机票,酒店,查攻略!

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可能和其他的人观点不同,我觉得疫情过后。我们国家应该会施行凯恩斯主义,做好行业的本分。影响的时间段大概是3~6个月。将会迎来另一个柳暗花明。会比以前更好做。影响越大的行业。得到的会越多。旅游和互联网结合,攻略与景点结合。少套路。多思考客户的需求。才是旅游业真正该做的。

客观来说,本次疫情对旅游业的负面冲击将远远超过了2003年。按照当前抗击疫情战役的情况,如果3月控制住,稳定住,到4月底,全国的旅游市场逐步恢复的乐观估计,旅游业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在不考虑其它因素下,我们可以粗略地作出以下判断;首先是旅游总量,2019年,全国全年旅游收入总量大体为6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如果5月开始恢复,入境旅游9月开始恢复,考虑到需求时间因素和消费支出因素,全年旅游收入不会超过40000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旅游收入大体减少24000亿至28000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会形成35%至40%的负增长;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周期以及旅游市场自发展规律来看,到2021下半年恢复到2019年规模水平上,旅游业的恢复时间大体需要13个月到15个月左右;其次是旅游市场结构,也就是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三大市场的恢复,国内旅游特别是短程旅游率先恢复,出境旅游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入境旅游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第三是旅游形态,自然类的观光旅游率先启动,文化类、***类和场馆类的观光旅游恢复起来比较缓慢,研学旅游、演艺旅游、邮轮旅游恢复起来的难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与此同时,度***旅游、自然康养旅游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第四是旅游空间,城市旅游会有一个规模性下降,乡村旅游会有一个大的涨幅,其中乡村民宿旅游恢复较快。从旅游目的地来说,自然地理尺度大的地区如新疆、***、青海、内蒙古和疫情不严重的地区如贵州、云南、吉林、宁夏、山西、海南,旅游会有一个大的恢复,甚至会一个大的发展,以武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旅游恢复较为缓慢;第五是旅游组织方式,团队旅游特别是长线团队旅游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散客特别以自驾为主的家庭出游方式会有一个大的恢复,长线的旅游包车、旅游专列恢复较为缓慢。

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目前不是主要问题,目前全国重心是该如何防控新型冠状***,待疫情得到控制后解除防控后,旅游业及大多行业都会面临一段时间的恢复期,但是随着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毕竟中国的旅游人群是不容小觑的。

我觉得疫情过后,旅***业会迎来一个“爆发期”,我觉得各大旅行社 景区等要抓住这个“爆发期”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提高自己公司或者景点的知名度,同时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多宣传宣传自己的产品。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好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疫情反复,旅游业遭受重创两年有余,旅游从业者的出路在何处?

疫情影响下,旅***业确实比较艰难,没有了游客,很多旅游相关项目直接倒闭关门。

疫情下的鼓浪屿沙滩

厦门旅***业现状不容乐观

就拿厦门来说,厦门是超级旅游城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的。持续两年的疫情,对厦门旅游业带来了重创,比较明显的就是鼓浪屿、中山路和曾厝垵了。疫情影响,鼓浪屿限游,同时跨省旅游团屡次暂停,这使得鼓浪屿一天客流也就几千人。中山路和曾厝垵也是一样的情况,大量门店倒闭关门,大量民宿直接选择关门歇业,这与此前热闹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疫情下的厦门何厝附近海域

旅游业从业者怎么办?

从目前来看,疫情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彻底消失,旅游业需要在夹缝中生存。其实,这也是大自然的法则,优胜劣汰。实力强大的,还能及时转型,勉强保住自身,实力弱小的,则直接被淘汰了。

我觉得,熬不住的旅游业从业者,及时转行,先做其他的养生活,待疫情彻底被控制,旅游业真正恢复的时候,就可以重新回到旅游业。

疫情下的厦门会展中心海域

旅游业的春天会回来的

在和平年代,旅游业还是非常有前途的,毕竟现在的人,只是吃喝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出门旅游是很多人想要做的事。因此,旅游业从业者,再等一等,你们的春天会回来的。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疫情过后,您最想去什么地方旅游散心?旅游几天比较合适?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个在家坐不住的人,喜欢骑摩托车到处跑的玩。今年疫情在家困了两个多月,实在难受,疫情解封,我到了最想去的地方"百万花海"旅游景区。

"百万花海"是特大型的花卉观赏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15000亩,是一个集花卉,农业生态旅游,规模化生态种殖,养殖项目,亲子农场,农业养老中心,农副产品加工出售,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会议,度***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旅游项目,第一期开发60O0亩。目前己形成三大主题花海景区,萌宠乐园,美食街,生态攴厅,户外拓展,儿童乐园,烧烤区,蔬菜釆摘区,等八大功能区。以滿足游客吃,喝,玩,乐,购,游成为一体的度***需求,是市区游玩,赏花,开心,体验乡村乐趣生活首选。

我游玩一天,.真乃赏尽天下春色,又品尝美食街炒鳝丝,色香味美,好不乐哉。


因抗击******肺炎的传染,我们在家闭关了五十多天,练了八卦太极,跳了锅边舞,钻研了锅碗瓢盆打击乐器,也组团进行了家庭游,排演了地道战,还别说,真的融洽了家庭关系。疫情进入阶段性胜利的日子,可以放飞一下自我,親近一下大自然。我走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欣赏了多少名川大山,了解了多少民风民情。祖国啊!你真的蕴藏着太多太多美伦美幻的风景。今年我准备驾车去天山,親手摘一朵雪莲花,送给阿妈煮汤喝,听说雪莲花能理气清肺,提高免疫力。我还要去看胡扬树,寻找等了我三千年的阿那古丽,缘一下人生的美梦!我还要去九曲湾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去拜访我親密的战友,让他带我去体验一下骏马奔腾蓝天白云下的广阔,品尝一口蒙古的巴掌羊肉,去参观一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弯弓和长矛。沿宝塔山延河水,西安古都回渝,一个月够了。朋友们,出来吧,别听那些胡编乱造,只要你做好科学防护,什么毒也伤害不到你,在清新的美景中,你会更强壮!

你好,我是西安一名普通的IT从业者,我有以下建议: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其实世上本没有英雄,是平凡的人发出一分光一分热,萤火汇聚成了星河,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曾经穷游去武汉找同学玩,当时的印象只有热的过分的天气,毒辣的太阳,车技酷炫的公车司机师傅,坐公车去黄鹤楼打卡的路上没抓稳栏差点从车尾滚到车头,武大樱花节也是人山人海,只能走马观花,当时去的时间也很不凑巧赶上施工修路到处尘土飞扬的,加上燥热的天气实在是无心游玩,后来索性昼伏夜出,白天睡觉躲开骄阳烈日,晚上逛夜市吃烧烤去江边兜风,最常去的是保成路夜市烧烤小吃的香气,人们吃夜宵的说笑声混杂着小摊贩的吆喝声吵吵闹闹,武***也都很随意洒脱每个人都活力十足,玩累了就去旁边江汉路的网吧打游戏,一直到清晨早餐店开门,来两个面窝一碗热干面美滋滋的过个早再回去睡觉。

虽然这样几天玩下来也挺过瘾的,但是总觉得这趟旅行还差了点什么,抱着这种遗憾一直想再来武汉好好玩一次,听说现在地铁已经修好了,大武汉已经是日新月异,借用网上的一句话“愿武***民早日坐在街头吃碗热干面”这是我觉得比较贴切的表达,疫情过后我们相约武汉一起吃热干面啃***。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过后,您最想去什么地方旅游散心?旅游几天比较合适?

你好,你的提问很有共鸣。告诉你吧,疫情过后我想去南方旅游,因为南方气温高,******没有了生存的气候条件,再加上当地的疫情管控一直没有松懈,所以比较安全。更重要的是南方有一望无际的湛蓝大海。疫情期间在家蜗居了几个月,当你走到大海,你会向着海面大喊,啊!终于吸到干净又新鲜空气了!这个时候你的所有烦恼全都抛出脑外,享受到全身心放松的快乐心情。

我的***是多住几日,因为既来之则安之。把大海看个够,把海鲜吃个遍,深入到渔民家了解他们的风土民情。把这次旅游当着人生的一次亮点。

2020 年的春天,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很多人已经居家呆了几个月了,疫情过后你最想去什么地方?

当疫情结束后,我最想摘下戴了那么久的口罩,深深吸一口新鲜的口气,大步走在人声鼎沸的街头,不用担心与人走得太近,看每一个人都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打心底感到高兴。可以实现了出门自由,运动步数日均超10000。

当疫情结束之后,我要去一次武汉,去看看那为人熟知的黄鹤楼,去江滩放风筝,去户部港吃好吃的,去江大赏樱花,过一次武汉长江大桥,看看楚河汉街,吃一顿热干面;疫情过后,我想去武汉 看看这个劫后余生的城市如何焕发新的生机,看看那些坚强的人们是否依旧可爱。

如果有机会,我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去半个月最好。

这次疫情过后,会对旅游业产生什么影响?

最起码前半年应该不会火爆了,第一人肯定要为自己的安全着想,所以大部分人已经有意识的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了,第二,针对打工的,大部分公司不复工,期间薪资嗯,大家就心知肚明了吧!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老板而言,打击肯定是不小的,所以这一部分人群也可以基本区划掉了吧!作为一名热爱旅游的人来说,我认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前景还是很好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也可以领域发展一下


春节前夕爆发的***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无疑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如果论及受疫情影响的深远程度,第三产业无疑首当其冲,受到疫情的冲击最为直接,影响最为显著,影响持续的时间也最长。虽然只是因为疫情而暂时延后,但不可否认的是疫情给旅游、餐饮等消费需求造成的损失,即使疫情结束也很难挽回。

疫情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同样十分显著,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2》披露的数据显示,除夕至年初六,全国旅游收入同比减少40%以上,游客锐减至2.5亿人次,旅游业实现收入仅为2800亿元。而2019年春节期间,这一数字分别为4.15亿人次和5139亿元。旅游消费与餐饮消费类似,在疫情期间所受的损失也很难通过后续的消费需求恢复来弥补,因此即使疫情过去旅游消费恐怕也很难出现恢复性增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疫情结束后旅游城市发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