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松原北站旅游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松原北站旅游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承蒙邀请,说松原道松江老醋,也就是松原市松江老醋酿造有限公司,很多吉林人可能还会犯迷糊,但是我说它的前身是扶余老醋厂,吉林土生土长的人都会拍大腿说原来是它呀。没错,不论是在吉林还是东北来说,扶余松江老醋绝对是家喻户晓,成为东北人餐桌上必备的佐料。
当时还有一个顺口溜是怎么说的:“哈尔滨的酱油(正阳河牌)、扶余的醋(松江牌)、洮儿河的60度(白酒)。”
1、松江老醋八十年老字号品牌
吉林松江老醋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吉林老字号品牌了。
始建于1937年,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
当时叫“松江酱园”,所在位置是扶余县老城区的西北营子(现在的松原市宁江区团结街道北),是由当时居住在此地的孙氏业主开办的,以手工小作坊为主。面积为400余平方米,利用东北特产高梁经天然发酵制作老醋,并兼营酱油、酱菜、榨油等手工艺,以满足老城区人们的生活之用。这在当时来讲规模很大,而且名气不菲。
2、松江老醋品牌历史由来
1941年孙氏聘请山西省清源县,字号“复兴泉”制醋厂的技术工人赵守信担任技师。他担任制醋技师后不断改革,技高一筹,他在保持原有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又引进了山西固体发酵制醋的方法薰醋和热水淋等工艺,既达到了高温灭菌的效果,又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味。根据它的味道、口感、色泽、体态及酸度、糖度等特点取名为“老醋”。于是“松江酱园” 酿造的“松江老醋”诞生了。
3、新中国成立后松江老醋品牌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1953后响应国家的号召,实行了公私合营,把“松江酱园”合并到了商业食品厂。并迁址到扶余县北城的东北营子,扩大了生产规模,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1956年10月,国家对企业又进行进一步的统一。彻底将企业改制为地方国营企业(即商业食品厂),改制后迁址到了老城的药材厂院内,统一的管理,使松江老醋的名声进一步的扩大了。
当时在本省也是规模较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已小有名气,改革的浪潮一浪接一浪。1963年商业食品厂又改为扶余县食品厂,并迁到了现在的厂址所在地,企业的发展更是朝气蓬勃。1***9年国家注重品牌工程,于是当年就把“松江”这个品牌进行了注册由于当时地名叫扶余县,所以外地人习惯叫“扶余老醋”(即 “松江老醋”),并沿用至今。
4、 “松江老醋”的特点
色如琥珀、酸味柔和、回味绵长。既保持了原有的风味,又适合东北人的口味,堪称调味佳品,东北独此一家。
怎么样,现在知道吉林松江老醋为啥能够扬名东北了吧,这小小的醋里面可以凝结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呀,最后问大家下,吃过松江老醋的小伙伴们可以留言聊聊呀。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哈尔滨、长春、大庆三角地带,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南与长春、四平市为邻,西与白城市、内蒙古通辽市接壤,北隔松花江与黑龙江省相望。
松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升温较快;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变温快,温差大,天气晴好;冬季漫长,降雪量小,寒冷干燥。
松原地区最早的文化当属肃慎文化和扶余文化。肃慎是东北最古老的文化,和后世的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一脉相承,都是满族的祖先。
旅游方面,有众多著名景区景点,如查干湖,莲花源,哈达山,宁江森林公园,龙华寺,龙华寺大雄宝殿,大金得胜陀颂碑,慈云寺,龙凤山水库等。
查干湖,又名查干泡,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包括辛甸泡、新庙泡和库里泡三个姊妹湖泊,南北长37公里,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电视连续剧《圣水湖畔》的拍摄地。查干湖景色优美,夏日的湖区碧波万顷、烟波浩淼,坐着快艇在宽广的湖面上乘风破浪,或是乘竹筏穿行在蒲苇长廊赏荷戏水,令人心旷神怡。你也可以团坐于浓密的野草丛中倾听悠扬的马头琴声,或是坐在小舟上悠然垂钓、赏鸥鸟齐飞,享受各种惬意。吉林八景之一的查干湖冬捕更是不可错过的一大特色,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
一座五线等级的小城,经济还算发达,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人口二百八十万,四县一区的结构,特产大米,渔业***比较丰厚,消费水平偏高,城市规划有条理,市区道路宽阔,园林绿化有规模,整体市容市貌还有待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松原北站旅游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松原北站旅游美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12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