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遵义旅游城市排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遵义旅游城市排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遵义这次能被评为全国前十的宜居城市,说明遵义在社会文明、***承载、环境优美、公共安全等方面确实不错,入选是理所应当的,作为遵义人当然感到骄傲自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百座城市中,遵义位立第七,似乎又出发意外,因为这次的评价与以往的评价标准不同,其中***用了主观评价的标准,在主观评价中,遵义位立第一,然而主观评价本身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所以这次评价的标准是值得商讨的,其评选结果也就值得考虑。要说主观评价,遵义的分值不应该这么高,因为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物价和消费却能赶上一线的重庆,应该说,市民的幸福感并不十分高。
在另外两项排名中,遵义都进入了前5名,在环保与可持续性排名第二,第一是西宁,在文化社会状况单项中也排到第四,前面的是澳门、台北、烟台。从遵义的环境和历史文化来来看,这两项排名应该较为客观,遵义环境优美,到处都是青山绿水,又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
遵义虽然进入百座宜居城市前十,但从经济活力与竞争来看,遵义还比较落后,在全国来说,排名在70多,城市管理的能力还很薄弱,城市不大但规划欠佳,对待老城的保护不够,物价相对于收入来说偏高,要真正成为宜居城市,需要均衡发展,找准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不断改进,才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是遵义人,我喜欢遵义。但这个全国百座宜居城市,排名情况不敢苟同。特别看到社会文化排名高于杭州。我在想给点钱给评委会,是不是我就能被评成为全国优秀儿童?(哪怕我早就已经过了儿童的年龄)
这个很难说,目前贵州也就是一座二线城市,那就是省会贵阳,虽然遵义的户籍人口比贵阳多,而且还有茅台,茅台的市值最近还突破了3万亿,这个相当于好几个贵阳和遵义的体量了,甚至超过了整个贵州省2019年的GDP,有人还把茅台戏称为“北上茅深”。
遵义目前只是三线城市,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体量,都还算是比较名副其实的,毕竟,省会贵阳都还只是二线城市。
遵义
所谓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有二线,就有一线,什么时候,如果未来10年遵义真的能够达到二线城市,那时候,可能贵阳也会有所提升的,或者接近新一线的水平?那北上广深这些原本就是一线甚至超一线的城市,又能叫什么线呢?总体来看,10年内北上广深的段位,还是比较稳靠的。
贵阳花果园
因为并不是说,遵义以后发展了,那么贵阳或者其他城市就停着不动等着它的,这个并不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而是同步,大家都在发展壮大,等你到了二线,那我可能已经是新一线或者一线了,但是成了一线城市的那些城市,经济体量同样是在发展壮大的,而且可能速度还快,因为体量越大,基数越大,指数增长的可能性就越高,就好像富人赚钱,亿万身家的富人赚几百万很容易,而百万级别的小资,可能一年50万都要付出不少努力。
如果等到遵义成了二线城市,那么贵阳呢?会成为一线或者新一线吗?再往上面推,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是新一线的城市呢?又叫什么线?可能就要加一个地域的前缀了,比如亚洲一线、世界一线等等,。
日本版的亚洲城市排名
前段时间,圈内流传一份日本版的亚洲城市排名,据说是东京大学发布的,他们将亚洲的146座较大城市进行了划分和排名,总共分为了6个等级,按照这个排名,贵阳在亚洲只是“发达三线”的水平,但是这是在亚洲的语境下,在国内说是二线城市是没问题的,这就看得出来,如果把比较的范围扩大,那么可能结果就不太一样了。
所以,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这些始终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哪怕是10年后,遵义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能够达到现在贵阳的二线城市的水平,但是10年后的标准和相互比较的其他对象,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说,实际上,并不能说10年后,遵义就一定能成为二线城市。
不会。要成为大城市需具备几点条件,要么区位优势明显,要么优势产业突出。很显然都不具备,并且遵义处在成渝经济圈和省会贵阳之间,没有区位优势,反而受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遵义也没有大的实体产业,GDP是被贵州茅台拉动的,人均根本不行。所以,我认为,再过10年,依然不能成为大城市,相反能保住当前西南第五城的殊荣就已经不错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遵义旅游城市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遵义旅游城市排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14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