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乾隆下江南旅游费用高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乾隆下江南旅游费用高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其实这件事,都怪乾隆自己太***了,搞得口碑不好,结果好好一件好事硬是被民间传播成了“寻花问柳”的丑事,在道德审判上跟自己爷爷下江南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名声。
其实康熙和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几乎一样的,都是察视河工、制定治河方略、振兴农业、考擦民情戎政、接纳江南士族等,甚至乾隆下江南做的贡献和好事比康熙多多了。
比如《御制南巡记》中就记载:
“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我们知道乾隆最大的功绩就是对藏区的治理,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国土完整,但是南巡可以和其相提并论,可见实际而言南巡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康熙六次南巡,最主要的还是水利上的功绩,从治理到善后,但是乾隆南巡除了水利上的功绩,还顺道免除了整个江南地区的税赋,不管是对百姓而言还是江南农业的发展促进,那都是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江南是整个中国的粮仓和税赋中心,把这里的税免掉可是要相当大的魄力,也就乾隆能干了。
可为什么两个人南巡口碑差距这么大,就是因为乾隆太***了。康熙我们就不说了,低调南巡,路过很多地方都是直接走掉,不扰民不扰官,虽然没有《康熙微服私访记》那么夸张,但也是相当低调了。
可乾隆不干啊,大张旗鼓,每次南巡都有历时四五个月之久,随从加上役夫全部要近万人,马匹六七千和船四五百只, 费用也是上百万两。不仅对当地官府,对百姓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听到有通知说“过两天XX领导来视察啦”,那可是整个市各单位都要出去扫大街,赶乞丐,把不好的遮盖起来的,更何况这是皇帝下来呢?
所以可想而知为什么都是南巡,功劳更大的乾隆反而口碑差到极致了。
谢邀。出发点不一样,结果当然不同。康熙六下江南,是正正经经的干事,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笼络人心,第二治理水患,第三是体察民情。
当年满清入关,本就属于异族统治,所以不得民心,根基不稳,尤其是***,对满清根本不是真心实意的俯首臣称,各种反清势力蠢蠢欲动。
而清廷一直对这些势力***取高压强硬的措施,剃发易服,跑马圈地,一时间激起了无数***的反抗。江南地区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就是明证,所以康熙六下江南,就是以大清天子的威仪,安抚笼络江南地区的民心,特别是***士大夫阶层。
再者江南地区河流交错,水情复杂,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经常爆发水患,康熙前三次南巡,主要目的就是调查水灾,治理水患。他曾亲临现场巡视黄河和运河的河工,指出黄河下游泄水不畅,水位过高,是导致河水倒灌、清口淤垫、运河泛滥、下游水患的根源,并先后任命了靳辅、于成龙、张鹏翮等人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
体察民情,整顿吏治也是康熙南巡的一大目的,江南地区历来都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兴盛之地,这里士绅云集,是宣扬满汉一家亲的理想之所。康熙南巡选了一大批优秀的汉族官员,赢得***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和拥戴,大大的巩固了清廷的统治。
总体来说,康熙六下江南,能省就省,出行很低调,能不扰民就不扰民,并没有给当地造成很大的负担,游山玩水都是捎带的。可以说,康熙南巡用较小的成本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乾隆则不同,南巡名义上也是打着体察民情的幌子,实则纯粹为了玩,为了个人享受。乾隆视他的爷爷康熙为偶像,处处向康熙看齐,可他做皇帝的素质比他爷爷差远了。
乾隆就是一个迷之自信的败家子,他最大的***是有一个老黄牛一般的老爹雍正,是雍正把一个满清复活的清帝国交到了他的手上,让他可以毫无顾忌的坐吃山空。乾隆六下江南的钱,全部来自于雍正省吃俭用,用拼命四郎的干劲拼出来的家底。
别的不说,对比一下康熙南巡图和乾隆南巡图就会不难发现,相比乾隆南巡的排场,康熙真是太寒酸了。排场大一点也没关系,谁叫人家是天子呢,而且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天子,关键乾隆不干实事啊,南巡主要就是游山玩水和选拔美色,江南地区为了伺候他老人家,劳民伤财,各省不是硬着头皮,就是勒紧裤腰带的跑前跑后。
乾隆每次南巡,光准备工作就要花两年多时间,大大小小的行宫要建30多处,极尽奢华。所到之处,无非就是吃吃喝喝,遇到伺候好的官员,不管才德如何,一律加官进爵,各地官员摸透了乾隆心思,纷纷争相效仿。
乾隆江南跑了六趟,总结一下,屁也没干,全都吃喝玩乐了。他这个人又好大喜功,脸皮厚的一米,芝麻绿豆的一点小事也可以吹嘘成自己的功绩,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所以,乾隆南巡的浮夸奢华与康熙南巡的埋头苦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百姓不傻,孰好孰坏一目了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了。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如果按套路总结,清朝皇帝下江南,总是可以总结出若干“历史性的进步作用”的,但是若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世负责的态度来说,所谓N下江南不过是封建独u裁达到极致的体现,是帝王虚荣与享乐、专治与自大达到极致的体现,其对社会进步本质上没有任何积极意义。隋炀帝也曾下江南,虽然劳民伤财,但至少给中华大地留下了大运河,而清帝南巡除了花费大量民脂民膏,最终什么也没留下,今人多贬炀帝,却无人批清帝,也是***之哀,民族之不幸,国人之盲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乾隆下江南旅游费用高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乾隆下江南旅游费用高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9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