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扶风县旅游景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陕西扶风县旅游景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法门寺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依托法门古寺而建,占地约1300亩,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至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景区里的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小品等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2、扶风野河山森林公园
扶风野河山森林公园位于于扶风县北部山区腹地,地处渭北黄土丘陵区.野河山古称乔山,属千山东沿之余脉.海拔800--146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峰岭有贵妃梁.刘家梁.中观山.孙家尖山.走观岭.菊花岭等主要河流有美阳河.火石山南沟.黑沟等;均属漆水河支流.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5`C,6--8月平均气温26`C,年平均降水量605.5毫米,无霜期1***天。
3、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县城新区东大街,东临法汤高速,北距法门寺3公里,占地208亩,建筑6万多平方米_投资.8000多万元,餐位1000个,床位420张,是一个集吃、住、娱、观赏、农业示范观光、粮食深加工、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酒店。关中风情园是陕西省目前最大的仿明清建筑群之一,把关中的民房建筑、风味小吃、手工加工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有全省目前最大的皮影博物馆。
4、陕西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涉及扶风县城关、法门、杏林、召公四镇以及官务水库、白家窑水库、信邑水库、丁童水库和七星河、小韦河、美阳河四大水库、三条水系,总规划面积1200公顷。该公园位于扶风县中部,全长39公里,由七星河(18公里)、美阳河(15公里)、小韦河(6公里)三条河流汇接组成,呈“U”型布局。北起法门镇马家村,南至杏林镇浪店村;西至法门镇庄白村,东达召公镇吕宅村,总面积1135公顷(17025亩),涉及周边5镇30个行政村。
扶风县是宝鸡市的下辖县,在陕西省中部,宝鸡市的东部,正好处于关中平原地区。南宋初期,当时金人统治了北方,将其更名为扶风,元明清时期均未改变。扶风是周秦古郡,当地话在那个时候多少带些官话的性质,属于京畿雅言的范畴。扶风也拥有很多著名景点,如法门寺、马援墓、大明寺、周原遗址等。除过这些一座城市最少不了还是美食,扶风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有不少。
扶风鹿羔馍,这可是扶风县的一大特色小吃,除过县城东关东四堡村一带几个村庄会做鹿糕馍,县内其他地方在没有人能够做出来。鹿糕馍的做工精细,好吃又好看,香甜酥脆,吃完满嘴留香。
扶风烙面皮,陕西的凉皮有很多种,扶风烙面皮是不出名的一种。在当地扶风烙面皮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烙好了再蒸,这样出来的口感筋道软滑;另一种是蒸好了再烙,这种的话软滑中带着劲道和韧劲,比较受年轻人的喜欢。
扶风一口香,和名字一样就是一碗一口就能吃完,所以有时候一个人能吃7、8碗。和岐山臊子面的酸辣不同,扶风一口香以“清汤”为主,看着清淡但是吃起来带着淡淡的辣味。来扶风吃一顿一口香那是必不可少的。
扶风醋糟粉,扶风当地的特色风味小吃。做法也不复杂,就是用醋糟的有用汁液和面粉拌匀,像蒸面皮那样蒸出来。吃的时候切成条状再拌入醋、盐、蒜水、油泼辣子等,一碗特色的西府醋粉就成功了,吃起来微酸,香馥浓。
扶风不仅是佛骨圣地,还有很多好吃的美食。那么都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呢?
1、扶风烙面皮烙面皮具有:韧、筋、干、有嚼头,水分少的风味特点!吃起来劲道,入味儿。做法要经历,和面、洗面、做面皮、凉拌四个步骤。烙面皮像烙的锅盔一样,其表面有干干、黄黄的上色部分。吃起来口感十分诱人。
2、扶风一口香扶风一口香是扶风县的特色传统小吃,只吃一口就能让你垂涎欲滴。类似岐山臊子面,但做法和吃法略有不同。
3、扶风面皮面皮又叫凉皮,据说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扶风面皮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尽相同,制作方法上基本为蒸面皮、擀面皮和烙面皮。
4、扶风鹿糕
扶风鹿糕是一种烤馍,是久享盛名的地方风味食品。形状、花色美观、巧妙。整个造型别致奇巧,宛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吃起来,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香醇,美味可口,久贮不霉变。
5、扶风醋糟粉醋糟粉的口感似面条像凉皮,又筋又薄,酸中带辣,辣中有咸,香馥浓郁,口感特别好。正宗的醋糟粉有开胃健脾之功效。从养生的角度讲,这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扶风县旅游景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扶风县旅游景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lss.com/post/98800.html